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2501|回复: 0

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“按窍运身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7-16 17:26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以心行意,按窍运身”的理论,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,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。传统太极拳在体、用两个方面,都非常强调“以心行意,以意导气,以气运身”。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悟到的“按窍运身”,要比“以气运身”更具体,更好掌握。实践证明,用这一理论指导健身和技击,作用更为显著。

    “按窍运身”,就是在拳术的体、用中,先将意念注于一个穴位,让内气自然向此聚合。随之自会循经络运行,内动外随,细心体察,向上则如气蒸腾,向下则如水洇沙,极为细腻有趣。纯熟之后,在健身上可以有效地通经化瘀,起到针灸、按攀的作用;在技击上因为我之内气,在体内细腻不停地流动,使对方之劲力无法落到实处,让对方感到如攀沙山,如陷泥潭,蹬不上劲,抬不起腿,迈不开步。功夫上身之后,越练越精,可达到“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,英雄所向无敌”的神明境界。

    但是在实践中,如何实施“按窍运身”的练法,目前还没有见到系统、具体的文字阐释。

    关于“按窍运身”的理论,在太极拳体、用实践中怎样具体运用,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比如人周身有360多个穴位,以王培生先生创编的《吴式简化太极拳》37式而言,有178个动作,很多动作还要分解出很多小动作,这么多动作练起来怎样想?是一个动作想一个穴位,还是按照运动路线把分布在肢体上的所有穴位都要一个个想到,还是重点选择几个主要穴位,所选定的某个穴位应用于某一动作,对健身和防身有什么效果,要表述清楚,需要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体悟和大量的功效实例做佐证,还要用大量的文字、图片来说明。这是一个大的关于人体文化和人体科学的研究课题。

   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具体落实“按窍运身”的练法?我认为应该从先粗后细,先重点后一般,先原则后具体的方法入手,慢慢的学习、实践、体悟、运用“按窍运身”的练法。比如先不涉及每个动作,先从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上的一些不变的原则入手,就比较容易掌握了。

    所谓不变的原则,就是吴式太极拳在演练和使用时,从预备式到收式整个过程中,无论是动式是静式,从始至终都要保持的姿态和运动程序。

一、吴式太极拳体用中不变的原则

    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中有哪些不变的原则呢?我初步归纳了六个:

    1、三融四坠腹内松

    三融:即头融天,脚融地,胸融空;四坠:即肩(肩井穴)往腰(命门穴)上坠,腰(命门穴)往胯(环跳穴)上坠,胯(环跳穴)往膝(阳陵泉穴)上坠,膝(阳陵泉穴)往脚(解穴溪)上坠;腹内松:就是气沉丹田。

    具体地说:

    脚融地,是想脚下生根,深扎八荒,意念越深越远越好。脚融地,把意念放在解溪穴,要细心体会根扎八荒之意境,想象树根融扎地到极远处时,再把意念转移到浦泉穴,意想回吸大地之精华,通过“树身”蒸发到“枝叶”;

    头融天,是提起精神,想象头颅把颈椎(7节)、胸椎(12节)、腰椎(5节)四肢关节都一节一节拉直、断开。拳论曰“精神能提得起,则无迟重之虞,所谓顶头悬也”。头融天,把意念放在大椎穴,要细心体会“大树参天生长”的气势。意念越高越大越好。枝繁叶茂根系会更加发达。想大树参天生长之势融插到极限时,在把意念转移到百会穴,意想回吸宇宙之精华通过“树身”洇润到“树根”。

    胸融空,是把意念放在膻中穴。做静、绵、深、长的深吸气,极力扩大胸容,通过深吸气意使脊髓和脊髓腔壁分开,肌肉和骨骼分开,皮肤和肌肉分开,全身毛发都要竖起来。想象整个身体像一个从内向外一层层都充足了气的皮球,在深吸气胸容不断扩大时,要细心体会“如沐春风”的感觉。待胸容扩大到极限时,稍停再做悠、缓、细、匀与吸气等速的呼气,开始进入四坠。拳论曰“能呼吸,然后能灵活”。

    四坠,是把意念先放在肩井(穴)。然后想象三融之气化为润物无声的春水,通过肩井穴,依次向全身的骨髓、肌肉洇润,上肢到十宣穴(十指端),躯干到命门(穴)、下肢到环跳(穴)、阳陵泉(穴)、解溪(穴),慢慢把全身骨骼内外都融化为流水。要细心体会“枝繁叶茂花果飘香”的美景盛况。

    三融,是“内固精神,外视安逸。”“无形无像,全身透空”。想三融可以有效的调整脊椎力学失衡,防治多种疾病。可以使脑、脊组织放松,达到除张化瘀,健脑益智的效果。

    想三融,是亲天,是神向上、向外,是天地分开;想四坠,是敬地,是形向下、向外,是天地交融。三融、四坠,是三才合一,如天罩地,如地包天,覆阴而抱阳。人与万物同在天地间孕育、变化。天是父亲,地是母亲,天地就是我,我既是天地,浩瀚杳杳,杂念皆无,只有一气尚存。三融四坠也是一种掤劲。

    腹内松。就是在想三融四坠之后,再把意念转移到命门穴,腹自回收,意念全部收回丹田,想象自己是一把打开的雨伞,又收了回来。整体感觉像是站立在停泊于水中的船上,有点轻微摇晃,即母入太极佳境。三融是神,四坠是意,腹内松是气,全身内外随神、意、气之开合是力。“三融四坠腹内松”就是一个大的周天循环。是神、意、气、力的化合。

    三融四坠腹内松,是一种静态表现,主要用于太极拳的预备式,也是效果极佳的内功修炼方法。行拳过程在所有动作的运行和定势也都要尽量保持“三融四坠腹内松”的良好状态。

http://www.taiji.net.cn/article-20436-1.html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宁德市腾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( 闽ICP备2022007940号-5|闽公网安备 35092202000206号 )

GMT+8, 2025-5-4 22:54 , Processed in 0.016654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